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>   研究人员   >   正文

盖琪

undefined

个人简介

盖琪,1979年11月生于吉林长春,文学博士。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;广州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理事/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、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会员,首届(2015)“中国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”提名获得者。国新办五洲传播中心外宣作品审片专家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专家、广东省电影局与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审片专家等。

主要研究方向为:传媒文化研究、影视艺术研究等。迄今为止已出版专著一部,主编及合著两部;主持国家级课题两项,省部级课题五项;在《文艺研究》、《当代电影》、《探索与争鸣》、《中国电视》、《文化研究》、《学海》、《陕西师大学报》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,其中有十篇被《人大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。另在一般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,以及在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中国文化报》、《文艺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中华读书报》等报刊和主流网络公众号上发表评论多篇。

著作

专著《全球化时代的影视形象传播》,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。

主持科研项目

(1)《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综艺娱乐节目的文化价值建构研究》(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,立项批准号17BC053),项目负责人,在研。

(2)《“微时代”文艺批评研究》(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,立项批准号19ZD02,课题总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教授),子课题《“微时代”文艺批评主体的重构》负责人,在研。

(3)《北京影视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战略研究》(2013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,立项批准号13WYC050),项目负责人,已结项。

(4)《全球化语境中影视艺术的地域化生存策略》(2012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,立项批准号12DC11),项目负责人,已结项。

代表作论文

(1)《中国当代媒介场域中的“女性脱嵌者”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9年第12期,CSSCI。

(2)《“少无所依”:中国当代主流影视剧中的青年主体性话语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4年第12期,CSSCI。《人大复印资料·影视艺术》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。

(3)《性别气质与审美代沟:从“娘炮羞辱”看当前媒介文化中的“男性焦虑”》,《学术研究》2019年第7期,CSSCI。

(4)《在虚无中自嘲:荒诞喜剧电影的亚类型边界与本土话语机制》,《当代电影》2019年第7期,CSSCI。

(5)《零度写作、流量明星与公共话题》,《当代电影》2018年第12期,CSSCI。

(6)《“末日情境”中的新天下秩序:<流浪地球>与新大国叙事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19年第3期,CSSCI。《人大复印资料·新闻与传播》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

(7)《“微时代”与“裸贷”: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症候审思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17年第2期,CSSCI。《人大复印资料·文化研究》2017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

(8)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杂糅:迪士尼文化的深层话语策略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16年第2期,CSSCI。《人大复印资料·文化研究》2016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

(9)《后福特主义时代的话语表达机制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14年第7期,CSSCI。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·文化研究》2014年第10期全文转载。

(10)《香港影视中的“近代功夫英雄”及其内地传播》,《文化研究》第34辑,2018年12月,CSSCI(集刊)。

(11)《民族创伤记忆的影像重建与价值反观——以近年抗日题材影视创作为例》,《文化研究》第15辑,2013年11月,CSSCI(集刊)。该文自发表以来引发多个主流媒体公众号转载,例如《澎湃》公众号2015年5月24日头条推送(题为《抗日雷剧:不仅戏谑化国耻,而且放纵“复仇狂欢”》);《探索与争鸣》公众号2015年5月21日重点推荐(题为《抗日雷剧复仇狂欢背后的价值失衡》)。

(12)《微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视觉书写》(10000字版),2013年3月《文化研究》第14辑,CSSCI(集刊)。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·文化研究》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。

(13)《改革叙事的青年视角与成长逻辑:电视剧<大江大河>的核心修辞策略》,《中国电视》2019年第4期,CSSCI。

(14)《中国“新主流综艺”:个体认同与国族认同的双重建构》,《中国电视》2018年第7期,CSSCI。

(15)《网络综艺当前价值症候探析》,《中国电视》2017年第6期,CSSCI。获中国文联第二届“啄木鸟杯”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(2017年9月)。

(16)《“重建中国的二战叙事”:新的媒介叙事框架与多义性困境》,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16年第7期,北大核心。《人大复印资料·文化研究》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。

(17)《场景理论视角下的城市青年公共文化空间建构——以北京706青年空间为例》,《东岳论丛》2017年第7期,CSSCI,《人大复印资料·青少年导刊》2017年第10期全文转载。

(18)《论中国影视艺术的基本价值准则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1期,CSSCI。《人大复印资料·精神文明导刊》2014年12期转载为:《重塑时代的精神品格和艺术境界——影视艺术应树立面向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》。

(19)《中国电视文艺公共性的困境与展望》,《浙江传媒学院学报》2010年第6期;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·新闻与传播》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

(20)《当代民族影像的浮躁与偏执》,《学海》2013年第2期,CSSCI。

(21)《中国影视艺术形象对外传播宏观战略的缺席与建构》,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5期,CSSCI。

(22)《文化时代中国影视艺术形象的建构》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2期,CSSCI。

Copyright © 2020 广州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
地址: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:510006 Email:lvheying@126.com